热议:《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(街区层面)(2018年-2035年)》获批 ,附规划图

2020-08-28 10:47:45
剩余内容,展开全文

北京8月28日消息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《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(街区层面)(2018年-2035年)》。《批复》指出,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,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,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。

《批复》要求,要突出政治中心的服务保障。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,统筹好北京市搬迁腾退办公用房的承接利用,优化中央党政机关办公布局,稳步推进核心区功能重组,以更大范围空间布局支撑中央政务活动。北京将如何按照《批复》要求,实现建设政务环境优良、文化魅力彰显、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这一目标?

《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(街区层面)(2018年-2035年)》规划草案于去年12月30日起向社会公示后,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施卫良在接受采访时介绍:“第一还是围绕着强化中央政务功能环境,突出这一方面;第二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,坚持改善民生;第三就是进一步强化老城的整体保护与复兴;第四是在空间魅力的整体营造上,对整个老城为代表的核心区进一步优化;第五就是进一步强化疏解非首都功能;第六是进一步强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。”

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在《批复》中,明确了首都核心功能区是全国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,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,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。同时指出要深刻把握“都”与“城”、保护与利用、减量与提质的关系。对于这三个关系的把握,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尹稚分析:“既要保障好服务全国的功能,同时又能够让在核心区里面生活的老百姓安居乐业,这就是‘都’跟‘城’的关系;第二个关于保护利用,未来功能性使用,实际是应该以古都风貌保护、历史街区文化保护为前提的;减量与提质,实际上是通过质量提升来抬升单位面积内所能够承载的经济活动、人文活动、社会活动,通过提升质量来达到发展的目的。”

《批复》要求,要突出政治中心的服务保障,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,同时也明确要求注重街区保护更新、突出改善民生工作。如何才能把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和治理“大城市病”结合起来,推动政务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,老城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相互促进?尹稚认为:“大城市病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叠加了过多的功能,那么这次与中央政务职能没有太大关系的非首都核心功能,要逐渐疏解出去,这是一个功能减量的过程。由这些功能带来的交通、环境、污染等等都会有相应的下降,逐步使得这个地区能够更好。”

《批复》中明确,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减量提质要求,保护历史文化底蕴,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,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。张一平认为:“老城区的保护,它的文化遗存、历史的风貌、城市的特点,这都是要利用、要保护的,但同时又有一个整体提升的要求,要让大家在这里居住,更加方便,更加舒适,也更加安全。包括要在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,智慧城市的建设,还有便民出行等管理都要上到一个新的台阶。”

规划图

微信图片_20200828102404.jpg

  • 826 人看过